透过大疫看机遇

时间:2020-08-10 11:05 来源:杂志 作者:宫 柯 点击:
2020年过去了一多半,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引发了全球性的灾害,前所未有的经济滑坡导致石油价格一落千丈,昨日为金今日为铜的震荡尚上有先例,降为负值却是闻所未闻。石油供需关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占比高达72%,天然气占比45%,能源安全早已突破了抵御风险的警戒线,一场大疫造成的冲击福祸相依。如何稳住油气资源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格局?抓住机遇壮大自己的勘探开发实力?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战略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的油气探明储量和实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上下游一体化的油气产业依然面临效益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大疫之年,雪上加霜,勘探开发和炼化加工都在经受严峻困难的考验,专门研究石油战略的高层智囊团提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案。但是远水不解近渴,当下的日子怎么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自坊间的民意或许也有参考价值。

毋庸讳言,我国的油气现状并不乐观,曾经占据全国石油产量半壁江山的大庆油田,如今日落黄昏,主力油层全部特高含水,步入了“后油藏开采阶段”,年产量由5000万吨跌落到3000万吨,剩余的可采储量需要用超高水平的三次采油系列技术延续开发,生产成本必然居高不下,面对国际行情的低油价根本没有竞争力,整体亏损已无悬念。
异军突起的长庆油田,油气当量上升到年产5000万吨以上,成为当今的油老大。但是油气储量多是开采难度极大的低渗透油藏,需要大量钻特殊工艺井增加油层的渗流面积,并且还要进行大型压裂改造,否则稳不住油气产量。开采效益在油价高的时候还有利润可言,油价若是长期低迷也会不景气。

勘探前景最为广阔的塔里木盆地,气多油少,不仅地面条件甚为恶劣,油气层的埋藏深度更为惊人,4000到8000米深的钻探不仅需要超级钻机和高强度钻具,还要有相应的辅助作业配合以及庞大的后勤体系做保障。建设一百万吨油气当量的产能,需要的资金是常规油气田的数倍甚至十倍,投入产出比可想而知。

放眼四海,素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的油气富集区早已被周边的国家强占瓜分,南中国海现有的2000来口采油井,年产6000余万吨的石油都流进别人的口袋。我国目前仅占有8座岛礁,实际控制了5.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可供钻探的空间十分有限。况且搁置争议联合开发的呼吁不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干扰,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指望。

综上所述,中国的油气前景可谓举步维艰,现有的石油年产量不足2亿吨、天然气1700余亿立方米。巨大的能源缺口意味着饭碗没有端在自己手里,对海外市场依存度逐年上升的势态牵扯国家经济命脉,保障油气供给充足,国有三大石油公司责无旁贷,必须练内功壮大元气,发外力开拓市场,这是所有油气战略专家一致认定的共识。就目前的形势看,练内功我国的石油企业还有很多短板,勘探开发所需的高端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不占优势。例如:钻探超深井的钻具大部分依赖进口,尤其是近钻头驱动的螺杆钻具、地层导向仪、顶驱和防斜装置等关键技术,原创都不是我们全部仿制,并且国内的产品性能还有代差。在老油田三次采油方面,我国虽然应用的规模最大增产的原油最多,但是化学驱还没有研究出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生物采油的菌种筛选尚处于实验阶段。海上的勘探还仅限于近岸的浅水区域,可从事水深超过1000米作业的远海钻井平台数量太少,与广阔的南海未知领域不成比例。因此就油气勘探开发而言,目前还没有资格说“厉害了我的国”。

海外油气市场的竞争历来残酷无情,中国所能得到的份额大都是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挑剩下的,不仅难度高、风险大,并且一些签约的承包区块还处在随时会爆发武装冲突的敏感地区。坐在火药桶上开采石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教训,迫使中国的石油企业不得不小心加谨慎。要想走出去开拓海外油气市场难免不踩地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早已是中国石油界面对的常态,他们用自己的不安全换来了国家的能源安全。这种为国分忧的精神可歌可泣,但是总是在低端市场徘徊的做法不可持续。杀开一条血路的希望在于用技术换资源,回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出口石油换美元,再用美元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40年间经过多次消化吸收,更新换代,使我国的实力已经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现在我们也能够向一些有需求的国家出口成套的石油石化装备,甚至整体承包大型油气区的勘探开发。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用技术服务换取油气资源的竞争力,然而中国的“三桶油”往往各自为战,没有打好中国式的组合拳。

这场肆虐了半年的大疫,什么时候能够销声匿迹?谁也无法做出准确估计,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趋势却是越来越清晰。国际油气市场即将重新洗牌,中国的石油企业能否看清形势、瞅准机遇、走出几步好棋?肯定是油气战略专家们正忙着研究破解的课题。

中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前些年实施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时过境迁的追问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中国若想用技术换资源,必须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目前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的高端技术没有几项能够打上中国的标签,大多数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奋力追赶,并驾齐驱了也不会超越,至多排名第二。技术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留不住有才能的人,就没有新技术的诞生,这方面独树一帜的华为公司给全国树立了榜样。石油行业是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突破用人机制的束缚,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氛围,高官高薪不如能人高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按劳取酬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属性。现实的石油企业几乎成了为国外石油公司和民营企业培养人才的“鸟巢”,翅膀一硬大都选择跳槽飞走,究其原因就是分配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待遇低。别的不敢奢求,疫情过后,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能把不“折腾”和留住人才这两件事做出点眉目来,就是功德无量的巨大进步。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