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消费进入黄金期
时间:2018-08-14 09:47
来源:
作者:宋鑫源
国际油价走低, 对于购买石油的国家来说是好事, 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节省了外汇,但利弊应两看,如果同是采油大国和买油大国,那就不一定只有实惠了。近两年,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和油服企业几乎没有太大动作,紧衣缩食,苦熬寒冬。国内装备制造业、油服行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低油价如果说让上游为此疲惫,那下游则是乐此不疲。炼油、化工市场因祸得福,扩产增收。同时,油价下跌也推动了气价下跌,中国采购天然气又迎来新的增长期。曾有人称中国天然气的黄金时代是2000~2013 年, 这一时期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0 多亿方蹿升到1,700 多亿方, 年均增速超过16%。到2014 年油价暴跌天然气消费增长戛然而止,2015~2016 年几乎无增长,在蛰伏了2 年后,2017年下半年天然气消费又呈现出激增的态势,增长突破20% 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进入冬季供暖后,华北地区还出现了抢气事件,LNG 价格一度破万元/ 吨 。那么未来中国天然消费的趋势是什么?业内看法不一,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
天然气消费才刚步入黄金期
当前业内最担心的事是天然气消费激增能否持续,价格暴涨是否正常。业内专家给出了答案,消费激增是由于当前国内环保压力巨大,北方煤改气发展迅速,加之今年工业用气量激增,最终形成了天然气不够用的局面。事实上也是气慌年年有,今年更严重,加之媒体的渲染,导致业内人心惶惶。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天然气缺口是50 亿方,补缺能力为10 多亿方,这导致了北方部分地区停气、断气。既然知道有缺口,为何不补缺?专家解释道,这涉及储气库建设问题。储气库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动辄上百亿,几乎无利润,没有企业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所以促进了LNG 贸易的发展。为什么说现在中国天然气消费才刚步入黄金期呢?此论断并非空穴来风,从几个方面可以预判。首先,基于环保压力和碳排放压力,天然气消费一定会被国家重视。中国雾霾严重,鉴于严重的环保压力,势必减煤,过去几年煤炭一度被打压,行业企业整合率近九成,同时大规模增加清洁能源应用,天然气则是首选。如今华北大地煤改气,消灭散煤运动如火如荼,更能刺激天然气的消费。第二,工业消费天然气将持续稳定增长。过去几年国家在重工业领域去产能取得了很大成效,小的企业被兼并收购,行业不断洗牌,如今优胜劣汰,剩下的企业稳定下来开始恢复生产,使得优质产能得以增加,导致了工业用气增长。第三,从国家能源结构上看,目前天然气一次消费比重太小,未来国家会着重提升天然气消费比例,出台多样化的扶持政策。基于这三点,说中国天然气消费才刚步入黄金期是可信的。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7 中国特别报告》显示, 到2040 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增至6,000 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从2016年的不足6%上升至12%。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将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和天然气消费的主要推动力。
供气渠道多样化成果明显
多年来中国一直提倡天然气进口多渠道化,一方面可确保用能安全,一方面能确保用气充足性、连续性。同时多渠道化也有利提升了中国在天然气贸易中的地位,一改以往被动局面。中国目前形成四大天然气进口渠道,分别为中亚管道天然气、中俄管道天然气、中缅管道天然气以及海上LNG 进口渠道。2017 年北方供暖用气紧张问题就因多渠道化而得到缓解,天津LNG及时供应,大大缓解了北方供暖紧张局面。另外,中俄亚马尔项目生产线如果全部完工,每年就可获得400 万吨LNG, 折合为58 亿方天然气,基本能满足冬季北方50 多亿
方的用气缺口。从目前进口天然气渠道来看,俄罗斯天然气稳居榜首,占进口天然气一半以上。2014 年的世纪能源大单让业内记忆犹新,中俄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采购订单震惊世界,
供气30 年,每年380 亿方。等到中俄天然气管道全部竣工投产后,仅俄罗斯管道气就将达到680 亿方的年输送能力。680 亿方是2016 年中国进口天然气的94%, 是2016 年国产天然气的一半。中俄东线管道途经了东北、华北、华东9 个省区市,可确保这三个区域的用气。西北、西南方向用气由中亚管道天然气担任,同时西气东输供应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
截止2017 年年末, 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国内输气突破2,000亿方,年输气超过550 亿方,供气惠及国内27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 亿多人口。同时,中亚天然气管道也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典范,给沿线国家带来近万个就业岗位。中缅管道气方面,每年也向中国输气近百亿方,加之西南地区本为产气地区,富余用气仍可东送。同时,中国沿海LNG 进口也丰富了天然气用气渠道,现货市场尤其火爆。据海关数据统计,仅11 月中国LNG 进口就突破400 万吨,刷新历史新数据,2017 年LNG 进口大幅增。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
近几年业内对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尤其在上游区块和下游运输与和终端方面。业内普遍反映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速度还需加快。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18 年发改委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制定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天然气管道营运机制改革最能体现问题,现状是各家公司资源垄断,重复建设,效率低下,全国各地区划分势力范围,对天然气推广应用极为不利,急需解决。今年上游区块政府已逐渐在放开,部分省份已开始了竞拍。同时中石油、中石化内部改革也在悄然发生,集团内区块流转也已成功运作。
早在2017 年5 月中央就引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由此也拉开了国内“三桶油”改革的大戏。另外,2017 年9 月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首次竞价交易管道气,又一次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机制的一次尝试。近期业内还传出这样的消息,国家将组建国家级的管道公司,一举打破官网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束缚。如果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能完全实现,那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天然气消费增长将不可估量。欧美国家三四十年走完的道路,相信中
国将用更少的时间完成。面对2017 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大大超出预期,多家机构为此也提高了中国2018 年天然气用气量的预测值。2017 年中国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量均超过过去三年增量之和。工业用气在增长,供暖用气也在增加,化工用气也一改以往负增长局面,相信未来中国天然气消费将会越来越多,中国天然气消费才刚步入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