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潜山,位于北京东南约70公 里。1979年l月底,该潜山的第一口 探井——永30井,于奥陶系,7个小 时喷出原油200立方米,成为距首都 最近的一口髙产井。按照冀中石油 会战的传统,每出现一口髙产井, 都会在井场上召开一次万人祝捷大 会。开会的那天,刮着大风,沙尘 蔽日。但坏天气丝毫也没有影响人 们欢乐的心情。尤其石油部8位在职 的部长、副部长亲临会场祝贺,更 将大会热烈的气氛推向了前所未有 的髙潮。
按惯例,我通常不参加祝捷大 会,因为另有两项任务:一是给 石油物探局送一口肥猪去,感谢他 们为发现髙产井做出的贡献;二 是和石油物探局共同选定下一轮井 位。会战时期,我们没有自己的物 探队伍,根据石油部的安排,冀中 油区的物探工作全部由石油物探局 承担。总的看来,两个单位配合是 默契的。打出一口髙产井送一口肥 猪,无非表达一点心意,象征意义远 大于实际意义。当年井队间广泛流 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白水煮白 菜,一月十八块;稍微见点肉,一月 三十六”。因此在当年一口肥猪也还 算得上有份量的礼物,而且这也是那 时我们能力可以办到的事。
当我由石油物探局办完事,回到 任丘,会战领导小组正在开会。见 着我就招呼说,你回来得正好,我 们正在研究表彰发现永清潜山油田 的有功人员,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出 入太大了,你说说到底是那位地质 家功劳最大?我略微想了一下说: 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座的人 都有些感到意外。我全然不顾地接 着往下说:一个人一顿饭要吃三个 馒头,才能吃饱肚子,世界上除了 蠢人,绝对没有人会想“既然第三 个馒头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还要吃 前两个馒头呢?”大家听到这儿都 忍不住笑了起来,都说好吧,确定 表彰人员名单这件事就由你去办! 我这样说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点,积多年工作经验,自 己深知石油勘探是一门实践性非常 强的科学。油气深埋地下,人们既 不可能直接观察,也不可能在室内完全模拟。因而,石油勘探是一个 调查研究过程,首先要通过各种手 段取得详尽的资料;接着对资料进 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 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取得成 功。石油勘探是一项从地质学、地 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学科不同 的角度,从航天、航空、地面和地 下不同层次对目标区(或称靶区) 进行探索的过程,是多兵种联合作 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 一个环节搞不好,高产油井都会推 迟发现。在这样庞大系统里,要找 出谁是最大的功臣,这简直是不可 能的事。
翻阅西方国家石油工业的历 史,可以清楚地划分两个阶段,前 期,油田的发现常常和某个人、某 位地质家的名字相联系;后期,油 田的发现只和某某公司相联系,很 少提到个人名字。这反映了他们已 由“近代科学”进入到“现代科 学”;由个人“单打独斗”,转变 为团队“系统工程”的历史进程。 “有发现井,没有发现人”的说 法,在西方石油界流传颇广是有一 定道理的。
第二点,石油勘探具有“长周 期”的特点。从开始工作到油田发 现,少则需要几年,多则需要几十 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许多看起 来十分偶然的事情,最终影响了油 田的发现,“必然即寓于偶然之 中”。因此要客观评价某个人在油 田发现中的功过是非,是一件十分 困难的事情。
任丘潜山油田发现后的头一个 春节,我在大港油田招待所里遇见 油田的总地质师,闲聊中他问我任 丘油田的发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 的。我的回答是:任4井成为发现井 是偶然的,因为此井原设计是探第 三系,由于多打了50米而发现了元 古界髙产油层。任丘油田的发现是 必然的,因为它是我们长期探索的 结果。当时我列举的理由是:1、 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石油工业部 就提出要找“伊朗、伊拉克(那样 的碳酸盐岩髙产大油气田)”。华 北平原最初的探井,古生代碳酸盐 岩就是主要的目的层;2、1972年 10月,胜利油田沾11井,于奥陶系 石灰岩喜获千吨髙产油流,全国石 油勘探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战凸 起,猛攻石灰岩”。冀中地区也在 大城、风河营和牛驼镇等凸起钻探 过碳酸盐岩,有的井还见过油气显 示;3、1975年3~4月间在北京东郊 组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会战,Tg 层(前第三系碳酸盐岩顶面)是主 要制图层。5月31日向部领导汇报 时,前第三系碳酸盐岩已被列入已 证实的四大类油藏之一。4、部工作 组曾力主对任4井碳酸盐岩试油,进 行大型酸化;并积极促进地质部队 伍在冀门1井对相应层位试油。5、 勘探二部的队伍(包括钻任4井的 3269钻井队),参加过四川石油大 会战,熟悉在碳酸盐岩中找油气的 工作方法,所以才能及时发现油气 显示并成功进行测试。
冀中石油会战早期,石油化工 部焦力人副部长在兼任会战总指挥 时,曾专门问过我,任丘油田究竟 是怎样发现的?有功人员有哪些? 为了给焦部长一个客观的回答,我 开了一张与此事有关人员(包括部 份有功人员)的名单,建议将这些 人召集起来开一个座谈会,请他直 接听取各种说法和意见,得出相应 的结论。会还没有开,党中央领导 同志要接见石油工业先进模范人 物,于是焦部长和名单上的人员全 部上了北京,有关人员也都成了有 功人员。多年之后,那些有关并非 有功的人员,受到这次嘉奖后,在 后来的工作中有的干得十分出色; 至于名单中没有列的有功人员,他 们都不同程度地担负着领导工作, 担子重,时间紧,原定的座谈会没 打算请他们出席,阴差阳错,使他 们失去了此次受表彰的机会。好在 那个时代人们崇尚奉献,对个人名 利看得很淡;大多数领导干部也能 严于律己,因而这次无心之过并没 有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有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在表 彰问题上持谨慎态度,是非常自然 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