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 中东局势缓解 油价金价冲高回落
时间:2020-01-14 11:16
来源:
作者:songxinyuan
受中东紧张局势得到缓解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在大幅走高后逐步回落,纽约油价上周下跌6.36%,伦敦布伦特油价下跌5.28%,纽约金价微涨0.5%。
截至10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2美元,收于每桶59.04美元,跌幅为0.87%;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9美元,收于每桶64.98美元,跌幅为0.6%。
路透社消息称,国际能源署负责人周五对路透社表示,预计全球石油市场在2020年将供应充足,需求增长可能保持疲弱,从而抑制油价。
IEA执行董事Fatih Birol表示:“我们预计需求将以略高于每天100万桶的速度增长。”他补充说,与历史水平相比,需求增长可能仍然疲弱。他表示,还有100万桶/天的潜在过剩,确保全球市场供应充足。Birol 表示:“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非常强劲。我们仍然认为石油产量不仅来自美国,还将来自挪威、加拿大、圭亚那等国。”他指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的石油生产国。
“因此,我可以告诉你,在我看来,市场上的石油供应非常充足,因此,我们认为油价将保持在每桶65美元。”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70美元。
天然气加工网站1月10日消息 由于印度现货需求和中东紧张局势,亚洲2月份交付的LNG现货价格小幅上涨。
多家业内人士表示,2月份运往东北亚的LNG(LNG-AS)平均价格估计约为5.3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较前一周上涨15美分。业内人士表示,3月份交付的货物价格估计约为4.75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
塔斯社报道,当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北溪二号项目是一个经济、商业项目,该项目的落实落地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默克尔也指出,德国不能在天然气供应问题上单方面依赖俄罗斯。
天然气新闻休斯顿报道,在美国页岩油蓬勃发展初期看到的页岩油生产率大幅提升的现象可能正在减弱,但据分析人士称,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结束。他们预计,今年——至少对某些公司而言——页岩油生产率将小幅提高。
虽然页岩油生产率预计将会上升,但钻井作业已经放缓,因此页岩油产量增长预计也将放缓。例如,位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特拉华盆地的页岩油日产量今年12月预计将平均150万桶,比上年同期将增长15%,但这个增长幅度将低于2019年12月16%的增幅和2018年12月57%的增幅。由于勘探和生产公司钻取了更长的侧向井或水平腿,并使用了更多的支撑剂(砂和/或水),使裂缝保持张开促进油气流向地面。
但专家表示,在一些地方,运营商正开始挑战页岩气产量的极限,除非出现令人吃惊的新技术突破。
路透社1月10日报道,墨西哥总统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布拉多(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宣布,墨西哥不打算在今年重启石油和天然气拍卖。
奥布拉多表示,此前,国际石油公司们通过拍卖获得了110份合同,这需要通过投资以及生产来展示开发成果。在昨天开采的173.5万桶石油中,只有1万桶是由获得合同的公司开采的。
包括墨西哥油气公司(Amexhi)后来发表声明称,私营企业已经投资了超110亿美元。
白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Belorusneft本月已暂停向德国供应石油,因白俄罗斯需要弥补与俄罗斯发生合同纠纷而造成的俄罗斯石油供应短缺。
Belorusneft的供应与俄罗斯经由德鲁兹巴管道(Druzhba pipeline)输往欧洲的石油是不同的,德鲁兹巴管道的一部分经由白俄罗斯,迄今为止尚未受到影响。
Belorusneft每月向德国东北部的PCK Raffinerie GmbH供应逾10万吨原油。这家炼油厂的多数股权由俄罗斯石油公司持有(54.17%),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持有该厂37.5%的股份,意大利埃尼集团(Eni)持有8.33%的股份。
BP -阿塞拜疆在其网站上报告称,2019年阿塞拜疆ACG区块的日均石油产量为53.5万桶。
据报道称,“2019年,ACG区块的平均日产量为53.5万桶。2019年12月26日,该合同区域的石油总产量达到5亿吨。此外,自1997年11月开始开发以来,整个油田区块共生产了450多亿立方米的伴生气。”
阿塞拜疆从ACG油田获得的直接收入超过1400亿美元。根据BP -阿塞拜疆提供的资料,对ACG区块开发项目的总投资为380亿美元。
ACG的参与权益包括:BP(30.37%)、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25.0%)、雪佛龙(9.57%)、INPEX(9.31%)、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7.27%)、埃克森美孚(6.79%)、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TPAO)(5.73%)、日本伊藤忠商社(ITOCHU)(3.65%)、印度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OVL)(2.31%)。
今日油价报道,较低的天然气价格最终使阿巴拉契亚州长达十年之久的页岩气繁荣停滞了。
根据数据显示,过去30天内,阿巴拉契亚州的天然气日产量减少约10亿立方英尺,使日均产量降至327亿立方英尺。这使美国的整体天然气日产量下降至918亿立方英尺,较11月的934亿立方英尺下降了1.7%。
中全球能源新闻休斯顿报道,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塔斯里夫日前在雅加达表示,印尼计划在3月份为工业用户推出一个新的天然气定价政策,以降低制造商的能源成本。
印尼总统早些时候要求内阁制定一项战略,把天然气价格降至每百万英热单位约6美元。印尼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PT Perusahaan Gas Negara (PGN)时下正在重新计算天然气供应的最高价格,以便为客户降低价格。
1月10号,东北油气分公司新建苏家屯管线全线贯通,为正在全力战寒冬的吉林省冬季保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建管道全长35公里,起始点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该地区是东北油气分公司新建天然气上产主阵地,日均天然气产能超过50万立方米。同时,中石油吉林油田苏家屯采气厂也正在加快产建设,该地区正打造成为吉林省新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青岛石化公司为满足制氢装置原料清洁化和燃料平衡供应的需求,充分利用毗邻董家口LNG码头的地理优势,与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密切合作,新上了一套LNG撬装气化设备装置及配套设施。日前,该套设备已基本安装就位。
这套设备主要包括2台LNG储罐、2套空温式LNG气化器及卸车撬装设施、储罐增压橇等。安装过程中,青岛石化公司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专业管理,开展安全全过程监督,实现施工安全受控。安装作业完成后,公司将组织开展试压、调试等工作,预计16日具备送气条件,可实现日供气3万标准立方米以上。
这套装置投用后,按照日计划用量3万标准立方米计算,预计2020年降低成本近400万元。
中国石化管道公司代管的7家原油码头2019年累计滞期时间同比2018年下降3673.8小时,降低12.4%,创年度原油滞期时间新低。
管道公司目前代管着青岛、日照等7家原油码头公司,主要承担着进口原油的接卸任务。这些码头2019年共接卸油轮794艘(次)。
在2019年的原油滞期管控工作中,该公司努力克服油轮集中到港、恶劣天气频发和部分码头清淤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沟通代理公司、企业及码头公司,尽量提高到港均衡度。同时,加强码头、油库、商储及炼化企业间的沟通,对码头重点作业环节实施管控,避免影响生产,最大程度减少油轮滞港时间。这些措施对减少原油滞期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排污许可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中国石油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油气田企业排污许可证申领和管理工作,年内实现油气田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这标志着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进入“一证式”管理时代,环保管理能力加快迈向现代化。
排污许可制是管控企业固定污染物排放的基础制度,也是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对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确保持证排污。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中明确,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涉及锅炉、工业炉窑、水处理通用工序管理的都应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取证工作。这意味着,油气田企业必须实行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升级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1月10日,界面新闻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获悉,渤中19-6凝析气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增至近3亿吨油当量。这一数字较此前增长了约五成。
2019年2月,中海油宣布在中国渤海湾盆地钻获大型凝析气田——渤中19-6,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约合1亿吨油当量),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立方米,合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约2亿吨油当量,成为渤海湾盆地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
目前,渤中19-6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井口平台的陆地建造基本完工,导管架已顺利下水就位。
中海油后续将开展海上安装、适应性改造、联合调试等工作,确保气田顺利投产。未来,中海油规划建设300余口开发井,新建井口平台20余座、中心平台3座、注气平台3座,新建终端和上岸油气管线。
“5G+智慧安全帽”应用项目近日在浙江舟山岙山岛的保税油库启用。借助5G+室外型CPE传输技术,用摄像头精准识别施工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帽情况,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将采集的视频信息实时发送至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安全管控。这是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与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合作的5G+智慧库区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
为了让5G技术助推海上油库管理提效,舟山移动5G项目组深入油库现场,针对海上油库环境复杂、海上作业危险系数较高等情况,利用5G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海上油库设计了5G+智慧库区建设方案。
今后,双方还将基于现有技术平台,融合视频人像模块、库区环境质量监测模块等,打造5G+AR全景智能监管平台。
1月13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海油”)获悉,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海炼化”)已与壳牌南海私有有限公司(以下称“壳牌”)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碳酸酯装置。
聚碳酸酯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透光性好、抗冲击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耐低温性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包装、照明、光学仪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碳酸酯项目是中国海油与壳牌合作创新,进入高端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实践。”中海炼化总工程师陈淳表示。“世界级规模聚碳酸酯装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中海壳牌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壳牌”)的资源及市场优势,有效延伸产品价值链,提升整合竞争力。”
据介绍,聚碳酸酯装置将建在位于广东惠州的中海壳牌合资化工基地。中海壳牌是一个世界级的石化联合工厂,一期项目于2006年投产,在二期项目于2018年4月投产后,乙烯总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是中国在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
我国将放开油气勘查开采 符合条件的内外资公司都可参与
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将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在我国境内注册,净资产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的内外资公司,均有资格按规定取得油气矿业权。
在油气勘查开采管理改革方面,还将实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根据油气不同于非油气矿产的勘查开采技术特点,针对多年存在的问题,油气探矿权人发现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的,在报告有登记权限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后即可进行开采。
《意见》考虑到油气勘查的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对企业净资产做了最低要求,且规定应符合安全、环保等资质要求和规定,并具有相应的油气勘查开采技术能力。
责任编辑:janne | 新媒体主理: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