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主编推荐

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是2022年国资央企生产和改革的重点

时间:2022-03-18 09:51 来源: 作者:songxinyuan
2021年12月18日,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将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2022年国资央企生产和改革发展重点之一,要求“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组建一批数字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应用,促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2022年,多家央企均将数字化转型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力求以生产经营数字化提升供给质量,以企业管理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强大活力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顶层规划 指明方向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各央企负责人洞察到了这一趋势,在企业转型路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看来,要想争做创新升级的价值引领者,就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产业变革大势,着力推动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步伐。
中国中化提出,要加快线上中化、智慧中化的建设步伐。中国中化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认为,未来,中国的化工企业在做好技术进步的同时,数字化将是行业弯道超车的有效手段,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应该深刻认识数字经济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打破传统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束缚,探索数字技术在多场景的流通复用,释放更多“数字红利”。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明确转型方向、目标和重点,勾画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和产业生态蓝图愿景”。在系统组织、集中学习数字化转型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国有企业不断转变思想、加深认识,积极布局和展开规划。
招商局集团“十四五”数字化战略确定了2025年全面建成数字招商局目标,也明确了包括技术、业务、协同、数字产业化及劳动生产率等数字化指标体系。
中国大唐发布实施集团公司《“十四五”网络和信息化工作规划》以及《数字化转型促进管理全面提升工作方案》。
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表示,党组将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的意见》,作为集团数字智能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南方电网近日发布的《南方电网公司服务经济稳定发展的重点举措》提出:“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重点业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深入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度控制技术。深化全域物联网数据融合应用,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发输变配用全过程。”
中国远洋海运也已经制定了“十四五”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技与数字化创新工作体系方案》,正在筹建科技与数字化转型战略领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将分别设立数字化转型本部和科技创新工作本部。
夯实基础 保驾护航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到了技术、管理、数据、安全四个转型基础,为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各央企积极从四方面发力。
在建设基础数字技术平台方面,中国大唐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台等基础工作,打通数据和系统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推进集团生产调度中心升级改造、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智慧电厂建设。航天科工着力加快建设数字航天,加快智慧企业建设,深化数字化系统工程体系建设,加强“航天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方面,中国华电围绕新型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继续推进两个平台、经济运行驾驶舱、智能供热系统等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开展5G数字化转型示范“揭榜挂帅”,推动巡检机器人等AI智能应用。
在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方面,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认为,要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以“信息贯通工程”为基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要素应用,突出数据流和业务流协同,以数据流为依据实现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和产业升级。
在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方面,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表示,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深化网络安全建设,重点开展数据安全、第三方供应链安全、工控及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为集团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础,防范数字时代新风险。
中国大唐提升工控系统防护、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和网络安全综合防护能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审查机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
保利集团同样十分重视建设安全互联网络和私有云平台,搭建集团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夯实系统性、专业性、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
借助数字化工具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

 

2020年6月13日,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作出部署安排,提出“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此前,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不够、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借助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契机,央企利用数字化工具,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强化执行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防范风险,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
在此过程中,“打通信息孤岛,统一基础数据标准,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促进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管理变革”显得尤为重要。在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看来,要聚焦共享协同,成立信息化能力共享中心,使集团信息化建设中的“葡萄串”变成“石榴”。
国投总经理王海波提到,要加强统筹协调,稳步实施集团统建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打造集团“一朵云、一张网”,打通数据通道,消除信息孤岛,推进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用数字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要求,各有条件的二级子公司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增强自身传统业务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力度,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和综合管控水平。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表示,集团要积极开展共性技术平台的试点应用,促进集团数据流通与共享;各业务单元要加快自身关键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升级覆盖,积极围绕业务场景深化数据应用和深挖数据价值,持续打造数智化标杆。
中国远洋海运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强调,要深化船舶服务板块重组整合和管理提升,认真研究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环保规则要求变化,结合数字化管理手段,建立集团统一的智慧船舶服务管理体系。运营部要加强对航运、港口、物流公司的指导和协调,在梳理内部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转型,进行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数字化赋能财务管理,是多家央企提到的一个工作重点。
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张玉新表示,要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年”专项行动,建成全面财务预算系统、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中国航信表示,要推进司库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介绍说,要全面推进一体化财务核心平台建设,打造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促进业财融合,积极推动各项职能管理数字化升级。
中国化学总经理刘家强提出,秉持业财融合、集约协同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建设覆盖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的信息架构,全力打造“数字化学”。要加速推进财务共享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实现业财融合、数据共享互通打下基础。
发展新动能 布局新业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强调,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认为,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基础、有优势,集团总部将从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技术支撑等多个维度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选择试点企业、培育示范场景,助力企业率先抢占数字经济赛道,创造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中国物流总经理廖家生表示,加强物流数据资源获取、整合、挖掘的能力,探索数字资产和数据产品的市场化服务。要争取成为国家物流大数据平台重要建设方,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和物流资产的共享共用,探索开发大宗商品现货指数、物流指数。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开发推广智仓、智运、智配等平台产品,推广应用在线采购、车货匹配、云仓储业务模式,推动实体经济与智慧物流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圈。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强调,“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
质量服务业是高科技产业。中国中检总经理李忠榜认为,相较于其他产业央企,中国中检资产较轻,最适合、最应该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要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前瞻战略业务,大力开拓“双碳”、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不断提升数字竞争力。
同样作为服务类央企的中国航信将在航空公司和机场数字化产品领域,重点研发新产品,尽快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航信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说:“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领域,要像创业期企业一样布局新业务,培育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新的增长点。”
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集团要围绕数字化转型,重点在数字电厂、数字煤矿、数字工程、智慧供热等业务方向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除了聚焦原有的机床装备业务和医疗健康业务的数字化平台建设,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尤其强调了汽车检验检测业务要围绕“安全、绿色、体验”三条主线,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差异化技术服务,积极布局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拓展汽车后市场检验检测、检测数字化服务等新业务。
立足主业,多家央企选择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产品与服务策划、实施和优化过程的数字化水平,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产品和服务。
中国远洋海运提出要加快智能航运建设。加大智能船研发力度,开展船岸两端数据平台建设,自主航行技术,智能运维和能效管理等技术研究。要将智能船舶研发技术、船视宝等与航标平台结合运用,在船舶安全、降耗、降本管理中发挥作用。
中国海油将扎实做好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工程建设,充分总结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行经验,全面推进文昌5G+工业物联网、涠洲智能油田建设,充分发挥智能化对保障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时效的作用。同时,搭建国贸全球营销网络、资源配置和销贸储运融一体化运营平台,做实做强气电销售运营管理中心,构建完善前中后台一体化销售体系,用数字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加快“数字哈电”建设,哈电集团未来要着眼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高效煤电、风电、抽水蓄能、储能、数字化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完善业务布局。要立足设备制造核心优势,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和设备试验能力,推动装备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中国一汽将把建设数智化业务作为一切工作的主体,努力实现业务和数智化的完全融合。中国一汽总经理邱现东表示,在大营销创新提能方面,将以用户运营为重点,以数智化为保证,构建一体融合、精干高效、创新创造的卓越大营销体系。

以数据为驱动,有助于在优势赛道上加速。中国远洋海运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提出,围绕“客户、效率、技术”三大驱动主线,巩固先发首创优势、跟随和引领优势、协同和规模优势,积极推动全链数智赋能,打造航运数字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的资源优势、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化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数字化驱动构建更具弹性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