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评

实事求是 砥砺而行

时间:2025-08-20 09:20 来源:2025年8月 作者:小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大暑过后,天气愈发酷热。季节轮更中,2025上半年已悄然划上句点。中国诸多行业产业在复杂变局中奋勇前行。最新海关数据显示,大型钻采设备出口总额虽保有规模,但增幅同比回落明显;国家能源局统计亦显示,国内油田设备采购节奏进一步趋缓。部分制造企业订单周期拉长、回款压力递增……毋庸置疑,我国石油装备产业正面临更加严峻结构性压力。

种种困局折射出产业深层次忧患。外需疲软叠加地缘动荡,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陡增。传统主力出口区域如中亚、中东等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大型油气项目审批与投资磕绊迟滞。欧美国家利用其所谓“绿色壁垒”和技术标准有意设限,对我高端装备出口扩大施压,部分产品难起临门一脚。有报告指出,中东地区上游勘探投资上半年增速低于预期,外部市场环境不容乐观。高端产品短板与核心技术卡脖依然突出。从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看,极地装备、深水钻采、智能化高端测井仪器等顶尖领域,国产装备稳定性与市场认可度与预期有较大差距,除“有色眼镜”作祟,残酷现实令人侧目。重要部件如高精度传感器、耐超高温高压阀门等等,进口依赖度较高,不仅制约国产装备市场竞争力,还埋下中长期供应链暴雷隐患。“双碳”目标按部就班加速提升,给传统装备转型带来迫切压力。国内油气公司快马加鞭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对传统化石能源装备新增投入倍加审慎。

市场对节能降碳型装备(例如高智油田管理系统、高效压缩机组)以及服务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潮领域的专用设备需求与日激增,而产业供给与响应速度却明显滞后,产能结构性矛盾在一段时间内或更尖锐。总体判断:下半年石油装备领域或想逆势突围,亟需顶层设计的精准施援。精耕细作“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视野与规模。相关企业应排除干扰,加速市场多元布局,加大非洲、拉美等潜力区域的投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因地制宜的金融支持。多举并施,强化与资源国在装备本地化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运维等方面深度融合协作,变单纯买卖为产业链共生共建,构筑夯实海外利益共同体。实事求是,砥砺下半场。务必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集中资源攻克深水、超深层、非常规油气开发所需的关键装备部件。企业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在装备产品中的应用,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远程运维能力;同时,须全力开发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的装备,积极布局氢能装备、碳捕集关键设备等新兴增长极。

国家层面需优化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对基础材料、核心工艺等给予稳定支持,打通创新链断点、堵点。完善绿色装备标准认证体系,通过创新财税激励引导市场优先采购国产高效低碳装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从茫茫戈壁到深邃海疆,从陆地钻机到深海平台,2025年的下半场依然战歌嘹亮。石油装备产业已处在挑战与机遇深度交织的关键节点。鹰击长空,翱翔蔚蓝。唯有核心技术自主自强,不断开拓市场,创新模式,以绿色智能转型为帆,方可在全球能源版图重构的惊涛骇浪中勇猛航行,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命脉贡献不可替代的热血力量。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